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在线阅读 - 第六百九十七章 天子用人

第六百九十七章 天子用人

    罗志学搞出来的参务制度,就是属于这种一把手掌管大局,其他人分管不同事务的制度。

    主要是因为他不愿意放权,想要进一步集中皇权,但是有分身乏术,精力有限不可能把所有事都亲自处理。

    最终才参考了明王朝的内阁制度以及清王朝的军机处制度,再加上后世近现代国家的一些制度,最终搞出来了这个参务制度。

    其核心原则就是集中皇权,而不是其他什么东西。

    大楚帝国的中枢机构是如此的,后续设立省级巡抚衙门的时候也是一定程度上参考了中枢的参务制度,进而建立起来了很特殊的分管制度。

    即巡抚掌管大方向,统管所有行政事务,而下头一群下属分管一摊子不同的事务,并赋予巡抚调整下属分管事务范围的权力。

    当然了,这也仅仅是一部分,为了防止地方主官搞一言堂,一些战略发展事情是要举行分管会议,需要超过半数的分管官员签名联署才具备法律效应。

    也就是说,哪怕是一把手也没办法搞一言堂的,如果无法获得下属的支持也无法开展工作,人家分管官员不给你签字联署,就算你是巡抚,你啥也干不了……

    同时这些分管官员的任命权都是掌握在上级官府手中,而不是巡抚手中。

    巡抚有的,是调整分管权限,看你不顺眼就让你去负责垃圾事务,重视你就让去负责重要事务。

    但是,巡抚无权撤职麾下的分管官员,顶多就是给上头提个建议,但是上头听不听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如此诸多种种,罗志学都是为了一边给巡抚足够的权限,又防止巡抚搞一言堂,成为地方上的土皇帝,搞什么封疆大吏那一套。

    而这些,本质上依旧是为了中央集权,而中央集权是为了皇权的集中。

    因为巡抚衙门里各分管人员,即参议以上官员的任免,都是需要京畿决定,也就是罗志学决定。

    别说巡抚了,就算是吏务部也没这个权限。

    当然了,实际cao作中,从三品的参议的任免,除了少数特殊情况外,罗志学一般充分放权给吏务部就是了,会让他们递交候选人自己再挑选……罗志学主要掌管的还是各省巡抚以及布政使的人选任免。

    后来,这一套巡抚衙门里的分管制度进一步往下推行,在府级、州级以及县级乃至镇级衙门上得到了全面的贯彻。

    而经过二十多年的演变后,从京畿再到省、府、州、县、镇,大楚帝国已经形成了一个有别于传统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即分管制度。

    在这一套制度里,基本模式都差不多,那就是一把手掌管大方向,通过人事任免,财政等大权来实现自己的战略意图,但是很少会亲自下场参与某件事务。

    一把手亲自下场不是说没有,但是很少出现!

    因为这样往往意味着地方主官对局势掌控的全面失控……你一个地方主官连手下人都管不住,就这点政治手段,还谈啥代天子牧民啊,上头往往直接把你给换了!

    别说地方官员了,就算是这套制度的开创者罗志学,他自己都很少这么干。

    真这么干的时候要么是无伤大雅的小事,要么是万众一心的事,要么就是需要罗志学独断决定战略方向,容不得任何反对声音的时候。

    但是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哪怕是关乎一些帝国战略的事务上,罗志学也不会轻易的亲自下场。

    他都是通过某些臣子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意图的。

    至于说找不到适合的臣子……他会直接换个适合的臣子!

    这也是参务大臣没有品级,无定员,无固定办公场所的缘故,更是地方上有分管决议,政令需要过半分管官员联名签署,但是中央政令却不需要参务大臣联署的缘故。

    京畿的参务制度和地方上的分管制度,看似差不多,但实际上差别很大,而抛开皇权集中这一点外,其他方面还是差不多的。

    这一系列的地方分管制度,在大楚帝国上执行了将近二十年,早已经深入人心,并且形成了一系列明文规章制度,还有一些不为外人所道的潜规则。

    比如说一省的经济民生事务,由布政使分管,巡抚把握大方向即可。

    但是广州城的省巡抚衙门里,唐天贵却是挑战了这种潜规则,以巡抚之尊亲自下场参与东城工业区事务。

    程永峰作为一个混过好多年京畿中枢的人,其政治觉悟不低,一眼就看出来了这种不正常。

    而他知道,肯定还会有其他人看出来这种不正常!

    尤其是隔壁那些虎视眈眈的督察御史们!

    他们绝对不会放过弹劾一个新任巡抚的机会,就算拉不下来,也要让唐天贵这个新巡抚知道他们督察御的厉害!

    除了督察院那边可以利用外,巡抚衙门里的那几个从三品的参议们还有下头正四品的厅长、知府们也可以找几个突破口。

    而环视一圈后,他把目光放在了农林厅上!

    不为别的,农林厅副厅长昔日是他在秘书处里的下属,是他的人,先把自己的人拉起来,其他不说,布政使权势范围内的农业就能收入囊中,不用继续遭到唐天贵等本地派系官员的抵制。

    而地方上嘛,他如今手头上可以用的旗子却是不多,唯一一个他比较看好的王图,如今也不过是个正六品的县令而已,难堪大用。

    还得从其他方向着手取得突破口。

    不过王图他还是比较欣赏的,并且此人也是在陛下面前露过好多次面,得到过陛下夸赞的人,又是和自己天然一个派系的秘书系,拉起来后当个马前卒应该也可以。

    不过那都是未来的事了,现在嘛,他程永峰还是要在省内的一批知府、厅长级别的人里动手,先拉几个堪用的人过来先。

    而程永峰的动作,很快也是被唐天贵给察觉到了。

    面对程永峰拉拢打压的行为,唐天贵很是嫌恶。

    其实唐天贵不是不知道政治上的潜规则,知道自己不能这么直接剥夺程永峰的权限。

    但是……这个程永峰到任大半个月里,一天到晚都是一副自己是秘书处出身,高人一等的模样。

    别说私底下拜访谈心,然后手握手怎么把广东最近这些年的大好局面继续发展下去,反而是对他唐天贵的几次善意释放都视若无睹。

    尼玛,看不起谁啊!

    如果仅仅是这样他唐天贵也就忍了,但是偏偏这个程永峰看起来也是个喜欢只说话不干事的人。

    大半个月里,天天躲巡抚衙门布政使的办公室里不出门,连外出巡视都不去,召见下属也都是说一些乱七八糟的事。

    大半个月,也没见他提出什么经济建设的具体方案,净搞一些乱七八糟的口号什么的。

    还整天张嘴天子,闭嘴陛下,搞的全天下就他一个忠臣一样。

    王八蛋,本官当年跟着陛下打天下的时候,你丫的还不知道在那个山沟沟里蹲着呢。

    怎么看都像是从上头下来镀金走个过场的家伙,说不准那一天就调回京畿高升了。

    镀金也就算了,但是布政使这个职务很重要啊,掌管的经济事务也很重要的,他唐天贵可想着在巡抚任上做出一番大事业来的。

    结果来个占着茅坑不拉屎的家伙。

    唐天贵很不爽!

    最后,东城工业区计划,这是他筹备了一年多的计划了,在布政使任上的时候他就一直谋划着再搞一个工业区,把广州城周边的这几个工业区通过铁路以及珠江联合起来,最终建成一个工业集群。

    打造一个多产业化的产业集群,进而带动整个珠三角地区乃至整个广东的经济发展。

    最终超越江南,成为大楚第一经济强省!

    至于应天府这个京师,虽然暂时还在广东上头,但是也就今年的事了,按照今年的两地的经济发展来看,广东今年的经济就能直接超越应天府,并且是能够拉开好大一截。

    往后,就是广东和江南两省争锋的时代!

    而唐天贵就任巡抚后,他的最终目标只有一个:干死江南省,让广东在自己的手中成为天下第一经济强省!

    而程永峰的表现,在他看来是挡住自己的道路了。

    再者,东城工业区本来就是他唐天贵搞的,总不能说自己当了巡抚后就不搞了吧。

    至于把事情都让程永峰去搞,说实话他不放心,而且也不愿意把这么大一个功劳直接塞给程永峰,程永峰又不是他爹!

    空降过来屁事不干,一上任就捞了一个建立一个新工业区,打造了一个工业集群的功劳?

    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

    所以,这才出现了经济会议上的那一幕,唐天贵最终还是选择了绕过程永峰,继续推动自己的昔日东城工业区的计划。

    如此,也就引来了程永峰的剧烈反弹。

    一个布政使真的搞反弹,其能量还是不小的,哪怕这只是一个没什么基础的空降布政使,但是人家正三品的头衔就摆在那里,唐天贵可以不搭理,其他参议们也可以默默装着看不见。

    但是那些厅长,知府们不行啊!

    官大一级压死人啊,更别说人家程永峰的背景还挺大的,又是天子近臣,真惹毛了他,自己这官恐怕也就当不下去了。

    于是乎,广州城那边的官场,一下子就变得有些紧张起来,尤其是当程永峰开始巡视城内各厅以及广州城以及周边工业重地的时候,表面看起来是一片和气,大家有说有笑,但是暗地里却是出现了不小的风波。

    就当程永峰在广州城内里和唐天贵玩明争暗斗的时候,罗志学也陆续收到了翰林院内务科的报告。

    对于程永峰和唐天贵之间的明争暗斗,罗志学一如既往的当做没看见。

    这两人之间的争斗,在他的预料之内。

    在他决定空降一个布政使过去的时候,这种情况就必然会出现。

    而这也是他的有意为之,过去几年里广东那边的政坛太顺利了,上下太过一心了。

    虽然政坛稳定有利于发展,但是这就该轮到罗志学不放心了……

    别人看到的是经济高速发展,他看到的却是地方主义冒头……

    调李启华入京,固然主要是因为他能力出色,值得罗志学培养。

    但是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李启华在广东任职太久,对当地的掌控里太强,强到超过了一个巡抚应该有的程度。

    多方面综合起来,才有李启华入京任工商部尚书的决定。

    李启华入京后,如果不想让广东后续延续这种地方主义,那么就要适当的压一压。

    当然,不是打压的那种,而是要扭转当地这种政坛上下太过一心,重要位置都是一个派系的人,巡抚搞一言堂的情况。

    程永峰就很适合这个任务。

    说实话,罗志学对这个人的发展地方经济事务的能力并不是很看重……尽管他在这方面的能力也不差。

    但是罗志学更看重的是这人玩弄权术的手段。

    能够在经济和地方上来回转,最终一路转到秘书处成为副处长兼任一等秘书的人,其他本事不好说,但是斗争水平一定很高。

    要不然……天底下官员这么多,凭什么是他最终成为了秘书处副处长,天子近臣?

    对此,罗志学可是有非常清晰的认识,别看程永峰在自己面前恭敬老实的就跟个普通老爷身边的长随一样。

    但是光是能够给自己这么一份印象,还不让自己厌恶他并重用他,这就不是寻常人能够做到的事。

    安卓苹果均可。】

    既然这人擅长这种事,那行,弄去广东让和他唐天贵对对台,然后看看情况会怎么发展。

    就算不是程永峰,而是选择了其他人去当这个广东布政使,罗志学大概率也会选择一个擅长玩弄权术的高手去。

    如果真的空降一个只会埋头发展经济的布政使,那完蛋了……唐天贵又会是下一个李启华,到时候罗志学恐怕就不能给唐天贵升官,反而只能杀了他了。

    而罗志学不想杀唐天贵!

    他觉得这人还是挺有能力的,发展经济,尤其是在发展工业上很有一套自己的东西,这份能力在整个帝国里都算是比较是少见的。

    广东经济能够有今天,是和此人的努力分不开的。

    对此,罗志学很欣赏。

    这才决定让他直接继任巡抚一职,指望着他继续带着广东保持高速经济发展。

    但是重用的同时,他也要给唐天贵一些约束,避免他成为下一个李启华,更严重甚至会导致当地官场整体风气的恶劣变化。

    这种事是他无法容忍的。

    既用又压,这是罗志学对唐天贵的用人策略。

    程永峰那边,纯粹就是当一个压舱石,要能压住船抵抗风浪,但是也不能把船给压沉了。

    可惜,罗志学的这些心思,帝国的那些参务大臣们还能够看透一些,部分协办大臣们也能够看透部分。

    然而到了地方上,受限于信息局限以及视野高度的局限,地方官员们能够看透罗志学这些布局的就不多了。

    而两个当事人,更是深陷在彼此的争斗当中,谁还顾得上罗志学给他们两个人升官会有什么深沉次的打算啊……雨天下雨的老子就是要当皇帝